前方“meng”虎出没!
又是一年春来到
“meng”虎送福节节高
提起老虎你会想到什么?
是虎啸生风
是凶猛威严
还是萌态可掬?
注意
注意
注意
张成 摄
早在两千多年前
在滇池沿岸生活的云南人
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
古滇时期的青铜器
前期具有浓郁的云南地方民族风格
和先进的铸造工艺
自成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
汉朝时又与外来的中原文化相互融汇
在中国的青铜文化中
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一席之地
牛虎铜案
作为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
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
战国·牛虎铜案
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,随葬品最多的一座墓葬。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,站立状,牛角飞翘,背部自然下落成案;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,虎作攀爬状,张口咬住牛尾;大牛腹下中空,横向套饰一小牛,作站立状。大牛和小虎用模范铸造,一次成型,而小牛则是另铸,再焊接。牛虎铜案是滇国的一件祭器,无论从力学或美学角度看,该器物均几近完美。
贮贝器
是云南青铜文化特有的青铜容器
主要用于贮存海贝
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的
动物搏斗铜贮贝器
则展现了激烈的“虎牛搏斗”场景
西汉·动物搏斗铜贮贝器
该器器盖中立一株无叶之树,树枝上有两猴、两鸟,树下是二牛一虎的惊魂搏斗。一虎绕树奔跑,左后腿已被一牛的尖角挑穿,虎仅前爪着地,后腿腾空。显然,兽中之王在与二牛搏斗中处在下风。树上两猴,一抱树瑟缩,另一猴半立,四顾欲逃,两只飞鸟在残酷杀气催逼下,振翅逃离现场。在古滇国众多虎牛题材的青铜器中,这是比较少见的老虎“翻车”的场面。
同样出土于
云南晋宁石寨山的
有翼虎纹银带扣
因其带扣的形制和上面的有翼虎
都明显与北方草原文化一脉相承
所以人们推测它很可能就来自遥远的北方
西汉·有翼虎纹银带扣
此飞虎纹带扣器形奇特,装饰华丽,正面有凸起的花纹,中央为一只有翼虎,前爪抓一树枝形物,翘尾昂首,双目炯炯,虎眼镶嵌黄色透明琉璃珠,全身错金片或绿松石小珠,形象十分生动。虎身后为山石和云雾。
20世纪·唐继尧调兵虎符
护国运动后唐继尧主滇,联合西南诸省出任军政府的元帅,欲称霸西南地区,这对虎符就是在此期间铸造和使用的。虎符一般都是以右为尊,右半为君主或统帅保存,左半由执行征、防任务的统兵将领持有,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,才能生效。
这对虎符上端分别铸有两只老虎,左件正面镌刻铭文“云南省长唐检点副证”,背面是“民国十二年七月二号制”,并有“唐继尧印”印样。右件是“云南省长唐检点证”,背面为“民国十二年七月二号制”,也有“唐继尧印”印样。两件扣合起来,侧面为“军字第贰叁号”和“令行推出”字样。在近代工业和科技已经发展的时期,仍然使用这种古老的调兵凭证,可见这对虎符的特别和珍贵之处了。
近代·三虎图轴
三虎图轴,图绘三虎至湖边饮水,一反常见猛虎之形象,神情活泼可爱,生动逼真;其笔墨纯熟,设色明丽。题款“甲戍冬月善子张泽画”,钤“虎公”“善子”白文方印。
瓦猫
是云南特有的
陶质建筑装饰构件——屋脊兽
常见于汉、彝、白、纳西等
传统民族民居的屋顶上
云南民间习俗认为
瓦猫可以强宅气、扶正风水
承担着为屋主看家护院、驱邪避秽
消灾免祸、祈吉纳福的重任
资料图 呈贡汉族瓦猫
瓦猫全都是猫吗?
其实不然
昆明呈贡彩绘瓦猫
脑门上红色的“王”字
昭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
而是威风的“大猫”——老虎
20世纪·昆明呈贡彩绘瓦猫
昆明呈贡的瓦猫外形接近真猫。此瓦猫张口露齿,双目炯炯,耳朵高耸,形貌活泼,脑门上红色的“王”字昭示着它是威风的“大猫”——老虎。在胸前有一块方形八卦图,用来克邪降鬼。当地人喜欢将它安置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、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,吞食一切冲范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妖魔鬼怪。它的安置方向为面朝外,尾朝内,尾后中空,也有招财进宝的寓意。
彝族虎头帽
楚雄永仁彝族虎图腾绣片
楚雄彝族
有在葫芦瓢上绘制虎脸纹样的习俗
在虎年、虎月、虎日画吞口
在虎日挂吞口
其主要功能是镇宅驱邪
葫芦瓢吞口
虎头帽虎头鞋
是中华民族传统虎文化的形象体现
也是云南各民族儿童成长时期
最重要的服饰纹样之一
具有辟邪镇魔、庇佑成长之内涵
大理剑川白族虎头帽
禄劝彝族虎头童鞋
端午节
有借药酒、药草等以消除秽气
防止疫病的传统
端午配饰中也有不少老虎的形象
白族十二生肖香囊中塞满草药香药白族虎生肖布扎
白族端午节儿童辟邪饰品
留言给小布
一人一句带“虎”字的吉祥话
截止2月4日22时
评论点赞量前30名的小伙伴
每人将获得一张
价值50元的电影票兑换券
快来参与吧!
部分内容综合自“昆明发布”微信公众号、“云南省博物馆”微信公众号、新华社
策划:曹璐 杨昊 沐旭 包涛
资料: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
信息员:罗红菱 叶之声 杨晓 郭少妮
设计:姚振
编辑:普娅鑫